到朋友家玩,一定要换上干净鞋袜再出门
聚餐时,看到要脱鞋的日料店直接拒绝
夏天从来不敢穿露脚的鞋子
不管在外面多体面,在家都变“抠脚大汉”
……
这些不能和外人说的尴尬,你也体验过吗?
从小到大,关于自己的身体,每个人都有小秘密。有些我们这一辈子都不想让人知道,比如让人尴尬的脚气。
图片来源:Pexels
关于脚气,百科医典为大家整理了常见且困惑大家的问题,并做一一解答。希望在躁动的夏季里,我们脚丫子别那么躁动了。
脚气会更偏爱“南方人”吗?从我国脚气发病区域分布上看,确实有这样的倾向。
脚气,大名叫“足癣”,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浅表真菌感染性疾病,没有之一。它是由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等皮肤癣菌所引起的,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足底、趾间的皮肤上。
足癣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全球发病率高达10%以上,也就是说咱们在地球村,每10个人中就至少有1个人患有足癣。而在我国,江淮流域以南地区发病比北方要多。而在发病季节上,夏秋季节发病最高。
相对低纬度的地区,气候常年湿热,为足癣的发生提供了更具优势的大环境,就比如香港地区。足癣,在我国还有一个俗名叫“香港脚”。
香港学者陈君葆曾在年的日记里这样提到了“香港脚”这一俗称:“上海人称之为香港脚,香港人称之为星家坡脚,星家坡人却称之为曼尼剌脚。”
足癣发病地区鄙视链也可见一斑。
一人得脚气,全家都遭殃?家/宿舍有脚气感染者,一定深有体会吧。
脚气,也就是足癣,它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伴有瘙痒,还具有传染性。
生活中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皮肤癣菌的情况,则有可能发生足癣,比如脚碰脚,共用毛巾、脚盆、脱鞋等。所以在家庭中,或者集体宿舍中,可能会存在“一人得脚气,全家/宿脚都痒”的情况。
图片来源:Pexels
另外,有些人还抱怨说出去游了次泳回来,就染上了脚气。如果习惯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区域中光脚走,那必须得改改习惯了。因为如果你前面恰好有个也喜欢光脚走的足癣患者,那你很可能会被传染上足癣(脚气)。
天天洗脚,为啥还会有脚气?天天洗脚,你不一定躲得了脚气,但老不洗脚,一定躲不了脚臭。
前面提到,足癣(脚气)的病因是真菌感染。天天洗脚,能保持脚部清洁,但不能“杀菌”。
即使是脚汗多的人,如果没有被感染足癣,只要保持脚部卫生,也不会出现足癣的典型症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天天洗脚看似“制止”了足癣。
图片来源:Pexels
被直接或者间接传染上足癣之后,只有通过治疗,清除致病菌才能缓解症状以及防治足癣复发。天天洗脚,和得不得脚气,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当然问题还有很多,比如:
怎么预防足癣?
得了足癣怎么办?
足癣反复发作老不好,又怎么办?
趾甲突然变形变厚,到底怎么回事?
……
所以,百科医典特别邀请了相关学科领域顶级大咖来帮你解答。
顶级专家教你护「脚」百科医典特别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真菌学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冉玉平教授,来百科医典编审了疾病知识内容,并在百度全网上线。百度搜索「足癣」即可查看详情。
作为皮肤学科顶级大咖,冉玉平教授也希望通过更专业的疾病内容科普,帮大家呵护好自己的每一寸皮肤。所以,冉教授又编审了百科医典等疾病知识,也同步在百度全网上线。百度搜索「甲癣」或「带状疱疹」即可查询。
想了解更多由冉玉平教授编审的皮肤疾病知识内容,想看更多权威健康知识科普,就来百度百科医典。点击底部原文链接也能直接查看哦。
百科医典是百度百科在原医学类百科词条基础上的全面升级,于年全新打造的权威健康科普平台,依托百度大数据,携手院士、学术领军者、协会主委、学组组长等医疗健康领域顶级权威专家构建顶层内容生态,以图文、视频、长图、问答等多元形态,给用户提供权威准确、丰富全面、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直达百度全平台。希望通过百科医典的努力,打造一个靠谱、接地气、受用户喜爱的健康科普品牌。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高人民健康素养而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