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药店智汇给大家带来的是皮肤类疾病——灰指甲的专业解决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灰指甲,这个谈“甲”色变的名字,令许多人不敢接近,但是,时常又会看到这类病例。
为什么这个灰指甲就这么“顽固”,有些人一辈子都甩不掉,要怎样才能真正帮助“灰指甲”顾客呢?要破解这些难题,自然需要清楚“它”的底细。案例分享某年夏初,药店来了一位约四五十岁的妇女,手持医生开的处方,问:“你们这里有伊曲康唑胶囊吗?治指甲的。”
我接过处方来一看是“伊曲康唑胶囊0.1×14#×2盒Sig:0.2bid”。
“有的!是灰指甲吧?你的指甲可以再给我看一下吗?”为了确定顾客病情,我问道。
那位女士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伸了过来,一看,两个大拇指都有“灰指甲”,是最常见的远端侧位甲下型灰指甲。
“这期间除了灰指甲您还有其它不舒服的感觉吗?”
“应该没有,没注意到。”
“这个药在服用时对肝脏可能会有一些影响的哦,医生跟您说了吗?”
“说了,我每年体检肝脏肝功能的都没有问题的。”
“您身体蛮好的,灰指甲不是大事,用药控制就好。请稍等,我去拿药。”
正说着,我转身给顾客拿药,这时女士又问:“控制?这个药能吃好吗?指甲难看没事,家里有孙子,我怕传染给他。”
我转身笑着回答:“伊曲康唑是抗真菌的药物,你看药盒上还有国药准字号,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是有效的。
每个月服用一周为一个疗程,要连续服用2-3个疗程。最进气温比较高,手足容易感染真菌,最后又变成灰指甲。
现在平常日常的生活洗漱用品要和家人分开,暂时不要给家人做饭了。关于能否治根,我只能说,控制手足癣,不复发就是最好的了。
当然,建议您加上外用的药,一起用,效果会更好。而且你要先去除这病甲······”
顾客听明白了,欣然接纳。
一个月后,顾客又来买了一次药,特意向我展示了一下指甲:“你上次给我拿的药还有点用!已经长新的指甲了。”
看到这样,我也很开心,或许这是我们卖药人独有的一种心理体验吧!
如何辨别“灰指甲”实际上,我们所说的“灰指甲”只是甲癣的俗称,而甲癣仅为甲真菌病的一类,甲真菌病是什么呢?
它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的统称,其中,甲癣是特指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的甲病。
当然,甲真菌病主要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其次是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
甲真菌病多由手足癣直接传染,遗传、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局部血液循环或淋巴液回流障碍、甲外伤或其他甲病等也是易感因素。
甲真菌病在皮肤癣菌病中约占30%,手足癣患者中约50%伴有甲真菌病,而且,这一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可见手足癣治疗是多重要!
1)指甲混浊
灰指甲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后,由于大量的菌丝和孢子的迅速繁殖,使得甲床上角质物大量的堆积,肉眼查看甲板变得混浊、不透明,故甲真菌病俗称为灰指(趾)甲。
2)指甲增厚
真菌侵入甲板或甲床后,甲板中的角质物受到真菌的作用而高度增殖,角质物的堆积使甲板增厚。甲板的增厚也加深了甲床混浊程度,一般它可以比正常甲板厚出1~3倍以上。
3)指甲表面凹凸不平
由于甲板或甲板下有角质物堆积,同时甲板又被破坏,使甲板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失去光泽。这种凹凸不平既为纵向,也可以为横向,其主要病变在甲板下。
4)指甲甲板变脆易碎
由于真菌侵入甲板和甲床,在角质溶解酶的作用下,角质蛋白被溶解,形成角质细小颗粒,被破坏的甲板缺乏弹性和韧性而变脆,角质颗粒呈粉末状易于脱落、松散而变得碎杂。
5)指甲分层
灰指甲增厚的角质物变干、变碎屑、变脆,它容易从甲板与甲床之间脱落下来,使得原本与指肉粘合的指甲表层,出现中空现象。即指甲分为2层,表层与指肉分离,另外分离出一层薄薄的甲质粘在指肉上。
灰指甲病程较缓慢,如果不治疗可迁延终生。在治疗时,因药物不易进入甲板而且甲生长缓慢,所以治疗也比较困难,避免发生是“上上策”。接待灰指甲顾客的专业方案一、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一般用于表浅和未累及甲根单纯远端的损害。先用小刀或指甲锉尽量去除病甲,再外用3%~5%碘酊,每天2次,疗程3~6个月,直至新甲生成为止。
也可以用40%尿素软膏封包使病甲软化剥离,再外用环吡酮乳膏、5%的阿莫罗芬甲搽剂,其可在甲表面形成药膜,利于药物穿透甲板,疗程为2~3个月。
我们在门店销售的商品中,也有一些是“套装”商品,配有修甲刀,应指导顾客使用。
有些路边包治“灰指甲”的店,其卫生与方法都可能有风险,所以,我们在接待顾客时,要提醒顾客不要“求好心切”,盲目相信,而且拔甲方法其痛苦与损伤较大,现在已很少用了。
二、全身系统药物治疗
医院医生开出,需要凭处方销售,其中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mg/d,分2次口服,每月服药1周为1个疗程),指甲受累需2~3个疗程,趾甲受累需要3~4个疗程。
也可以用特比奈芬,mg/d口服,连续服用,指甲受累疗程6~8周,趾甲受累疗程12~16周。
服药期间应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