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
肾炎和肾综,是慢性肾病最主要的两种临床表现。两者区别有很多,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尿蛋白的多少。
年一位肾病学者首次提出“肾病范围蛋白尿”概念。他研究了名肾病症状明显的病人,这些患者的尿蛋白高到了一定程度,引起了各种肾病症状: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凝状态。
而且发现,这些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全部都在3.5g及以上,最低的两位患者正好是3.5g。
于是,超过3.5g的蛋白尿被称为大量蛋白尿,作为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之一,并沿用至今。
而肾炎呢?尿蛋白通常并没那么高。肾炎有潜血和轻中度蛋白尿,常伴有高血压。
“肾病综合征比肾炎更严重。是真的吗?”这个想法,大错而小对,总体而言是错的。
持有这个想法的人,一般认为尿蛋白越高,肾衰竭风险就越大,既然肾综比肾炎的尿蛋白更高,难道不是更加严重?
并非如此。
尿蛋白是衡量肾病病情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能决定肾病的严重程度。
尿蛋白不太高,水肿不太明显的肾病,也可以很严重,比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病、新月体肾炎等等,可能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较快进展,发生尿毒症的风险很大。肾病被称为“哑巴病”,患者经常在不知不觉、毫无症状的过程中,进展为尿毒症。
而症状看起来很重,不一定是严重的肾病。微小病变、膜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很高,膜性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达到十几克,甚至二十克以上,但用药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
肾综患者进展为尿毒症的百分比,是比肾炎要高那么一点,所以说,肾综比肾炎更严重的说法是“小对”。但是,肾综患者进展为尿毒症的患者仅占慢性肾病患者的1-2%,小部分人并不能代表大部分人,所以是“大错”。
对比大部分的肾炎和肾综患者,都是有轻也有重。所以没有轻重之分,无论说谁更严重都与实际不符。
他们二者,既不像薄基底膜肾病那样容易治疗或是无需治疗,也不像糖尿病肾病那样无法治愈只能延缓,肾炎和肾综都是经积极治疗后才能控制住的肾病。
本文来源:天天说肾
往期精彩回顾凝心聚力话新篇,合作共赢谋发展
年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华东·肾病)工作会议暨专病联盟授牌仪式顺利举行
传承邹氏肾科学术精华,创新发展中医肾病事业——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治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学习班在南京隆重召开
成果丰硕显佳绩,开拓创新展未来——第三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第二十次肾脏病学学术会议完美落幕
展华人之风采,享学术之盛宴——第三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第二十次肾脏病学学术会议精彩荟萃
统筹谋划志长远,引领发展谱新篇——第三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第二十次肾脏病学学术会议隆重开幕
群“青”荟萃,风采飞扬
第三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第二十次肾脏病学学术会议之青年论坛+CKD管理论坛+病例大赛圆满举行
大会前瞻丨第三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第二十次肾脏病学学术会议亮点抢先看
首场“大咖教你认识慢性肾脏病——医院肾内科科普系列活动”于今日亮相沪上长宁
第二场“大咖教你认识慢性肾脏病——医院肾内科科普系列活动”精彩继续
第三场“大咖教你认识慢性肾脏病——医院肾内科科普系列活动”在冬雨中“暖心”续航
第四场“大咖教你认识慢性肾脏病——医院肾内科科普系列活动”在沪上倾情接力
连续五场“大咖教你认识慢性肾脏病——医院肾内科科普系列活动”今日在沪上画上圆满的句号
—END—我要投稿凯德传媒《肾脏时讯》发布!《肾脏时讯》为凯德传媒旗下学术平台之一,致力于肾脏病领域学术及会议活动的推广与服务,若您有任何疑问,或有相关的广告合作、会议合作或活动信息需要发布,欢迎您致电或邮件至webmaster
kdmedia.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