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肥胖人群也是越来越多了,过度肥胖对身体的伤害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中医认为肥胖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缺乏运动、劳逸失度等有关,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于机体,致使阴阳气血津液脏腑功能失调,痰浊、水湿、膏脂等壅盛于体内而发为肥胖。
胖人分为三种,一是肉人:骨骼肌肉壮实、皮肉紧凑、肌理致密,脂肪主要在体表,体内脂肪含量低,中医将此定性为健康体质(如相扑运动员);
二是膏人:腰部腹部明显肥胖,臀部四肢相对瘦小,中医认为此为暴饮暴食引起的脾虚性的肥胖,易病体质;
三是脂人:躯体和四周比例均匀、脂肪多、肉松弛,中医认为此阳虚型的肥胖,常说的虚胖,易病体质。
当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称肥胖症,超过10%者称超重。亦可根据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平方;)超过24作为诊断肥胖症标准。如无明显病因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
本病中医亦称“肥胖病”。认为或因素稟过盛,或因嗜食肥甘,或因贪图安逸,如久卧、久坐、少动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痰浊脂膏积聚,血运不畅所致。以形体发胖超乎常人,并伴困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此外亦与年龄有关。
肥胖会引发哪些疾病
1、肥胖会引起血糖、血脂的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均与肥胖相关。
2、肥胖患者摄入能量过多,体力活动较少,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3、肥胖患者因颈部脂肪堆积过多,会引起上气道狭窄,睡眠时出现打鼾,可能会导致呼吸停止,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甚至会造成通气严重不足,进而引起心功能减退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4、另外肥胖患者也普遍存在下肢关节痛的问题,由于下肢长期过度负重,会引起膝内翻、膝外翻、股骨头骨骺分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平底足等疾病。
5、肥胖患者往往会因为形象和活动不灵活,经常处于较重的精神压力之下,时间长了会逐渐降低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出现心理疾病,肥胖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管理体重。
肥胖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三酰甘油)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通常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的改变,肥胖可能导致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并发症,因此肥胖应积极治疗。同时,对于继发性肥胖,如皮质醇增多症、下丘脑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瘤等,必须针对原发病治疗。中医分型辨治肥胖症的,分四大类:脾肾两虚型,脾虚肝郁型,湿热内停型,脾虚湿盛型。
1、脾肾两虚型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腰酸腿软,纳少,面浮肢肿,大便稀软,甚则形寒肢冷,小便频数,女子带下清稀,男子遗精,舌胖质淡,边有齿痕,苔白或滑,脉沉迟弱。
治则:健脾补肾。
健脾补肾汤:党参30克,黄芪30克,黄精12克,山药20克,山萸肉12克,泽泻12克,莲子12克,炒薏苡仁20克,芡实15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制附子6克,生姜3克,白芍12克,山楂12克,补骨脂15克,沙苑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脾虚肝郁型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胸闷腹胀,两肋胀痛,纳呆便溏,女子带下,月经不调,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则:健脾化湿,疏肝理气。
舒肝健脾汤:香附12克,木香12克,佛手12克,党参15克,茯苓12克,苍白术各12克,厚朴12克,陈皮12克,柴胡12克,郁金10克,白芍15克,枳壳15克,山楂12克,泽泻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3、湿热内停型
临床表现:头身重困,肢体浮肿,胸闷腹胀,纳呆脘痞,渴不欲饮,溲赤不利,女子带下黄稠,秽浊有味,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清热利湿汤:柴胡12克,栀子12克,龙胆草12克,茅根20克,生薏苡仁20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黄柏12克,茵陈20克,虎杖15克,泽泻12克,茯苓15克,草决明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4、脾虚湿盛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嗜卧,纳呆呕恶,大便溏薄,甚则肢冷畏寒,痰饮内停,水湿泛溢,舌体胖大,苔白腻,质淡边有齿痕,脉虚或弱。
治法:健脾除湿。
健脾汤:党参20克,山药20克,莲子15克,白扁豆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2克,泽泻12克,陈皮12克,山楂15克,木香12克,半夏12克。水煎服。
肥胖症涉及脾、胃、肝、肾等脏腑以及痰、湿、热等邪气,总以祛湿化痰、健脾疏肝为法则,辨证施治,对症用药,方能取得良效。肥胖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到老年的时候,会引起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身材。
温馨提示健康是第一位
1.肥胖症患者每日总热量不宜少于千焦(千卡)。
2.应广泛摄取各种食物,变化愈多愈好,养成不偏食习惯。不要采取禁食某一种食品的减肥方法。
3.尽量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因其富含纤维素,既可增加饱腹感,又可防止便秘。
4.饮食宜清淡,烹调以蒸、煮、烤、炖等少油法为宜。
5.用餐采用分食方法较好,以便正确控制份量。可任意选择的食品:清茶、淡咖啡(不加糖、奶精)、柠檬、泡菜、酸黄瓜、辣椒、胡椒、五香粉、醋。
6.忌喝果汁,过咸的食物,如咸菜等。
7.严格限制糖果、酒类、饮料、甜点、罐头制品、蜜饯食品等零食。
想咨询朋友们直接扫上面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