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这种疾病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指、趾间皮肤及甲板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足癣俗名“香港脚”,又称脚气、脚湿气;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
诊断
1.致病菌:多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发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主要为红色毛癣菌
2.好发人群: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
分类
本病按临床表现分为浸渍糜烂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过度角化型。
临床表现
1.浸渍糜烂型:多见趾(指)间,趾间皮肤发白、糜烂、浸渍、瘙痒剧烈、边缘清楚,擦去表皮后可见红色糜烂面。
2.丘疹鳞屑型:多见于足底、足缘和足跟,多以脱屑为主,间有少数水疱,水疱干燥后脱屑,边界清楚,反复发生。
3.水疱型:多见足底或手掌出现水疱,常有水疱成群,边界清楚,水疱干燥后脱屑。
4.过度角化型:多见掌跖皮肤增厚,夏季水疱脱屑,入冬则皮肤皲裂。
各型可互相转化,也有同时存在,不过某一时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现为主。
治疗
1.局部用药:外用抗真菌乳膏剂、散剂、喷剂等,如硝酸咪康唑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足光散、特比萘芬喷剂、复方土槿皮酊;
2.口服用药:口服抗真菌药治疗外用疗效不佳者,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注意口服抗真菌药需凭处方销售。
3.保健用药:维生素、锌、大蒜胶囊、蛋白质粉、螺旋藻等。可修复皮肤,提高免疫力,抑菌。
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双足和鞋袜,保持足部干燥与清洁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浴巾和鞋袜。
2.糜烂型足癣忌用热水洗烫,易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
3.避免用手搔抓患部,以免鳞屑飞扬,传染他人或自身手部。忌用碱性香皂等洗手;
4.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发物,戒烟酒,饮食以清淡为宜;
5.皮损消退后应连续外用涂药仍要坚持用药1至2周,以防反复发作;
6.口服抗真菌药,注意监测肝功能。
请勿根据本文自行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亲爱的药房小主们,我是药房人,专业分享药房知识,药房经营管理理念,技巧,医药行业最新资讯,打造中国最大的药房知识分享平台,点击以下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