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伯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二是海鲜,可是前些年被诊断出患了痛风后,每每痛得他辗转反侧、寸步难行,无奈只能忍痛割爱,但每次聚会看到亲朋好友推杯换盏、大快朵颐总是心痒难耐,痛风对张大伯来说无疑是最让人痛苦的疾病。然而不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王宙政主任医师处就诊时却被告知痛风患者也并非完全不能吃海鲜和喝酒,顿时又让他萌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主任告诉他只要走出痛风病人的饮食误区,科学管理膳食,一定能让痛风患者的生活品质大有提高。王主任提醒他,痛风患者尤其要注意以下七大常见“误区”。
误区1不能食用嘌呤高的蔬菜
蔬菜中的莴笋、菠菜、蘑菇、四季豆、菜花等均含丰富的嘌呤,往往被痛风患者列为禁食之列。确实,这些蔬菜含嘌呤不低,但蔬菜多为碱性食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这些都是痛风的保护性因素。研究发现,食用富含嘌呤的蔬菜并不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因此,专家鼓励痛风患者摄入蔬菜,即使是嘌呤含量高的蔬菜也不需要进行限制。
误区2酒肉不得碰
很多人认为一旦得了痛风,终生与酒肉无缘,只能靠吃糠咽菜度日。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能控制,但不能根治,生活方式的干预,其中包括饮食控制贯穿痛风治疗的始终,疾病的不同时期对饮食的要求也不同。痛风急性期应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鼓励以低嘌呤饮食为主,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食物,远离酒类,因为此阶段机体处于易损期,高嘌呤食物的大量摄入会引起体内尿酸的进一步升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内沉积,进一步加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延长疼痛缓解的时间;急性期过后,痛风性关节炎进入间歇期,此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会比急性期有所升高,此时治疗的重点是应用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达标,此时患者的饮食控制可适当放宽,可限量食用虾、螃蟹、乌贼等中等嘌呤含量的海产品及牛肉、羊肉、猪肉等。痛风患者要远离酒类中的啤酒、白酒及黄酒等,但适当饮用红酒(不超过毫升/日)并不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误区3痛风与海产品绝缘
大多数海产品嘌呤含量比较高,但不同海产品嘌呤含量差别很大,比如海蜇和海参,每g嘌呤含量仅为93mg和4.2mg,甚至比有些蔬菜还要低。因此,海参、海蜇、海藻这些嘌呤含量低的海产品,痛风患者就可以选择性摄入。
误区4饮食控制越严格越好
适当地控制饮食确实对痛风有利,但为了血尿酸达标一味地减少进食的量,以至于导致热量摄入不足,机体只有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热量,脂肪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酮体等酸性代谢产物,这些酸性代谢产物会抑制尿酸从肾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增高,甚至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应根据自己的标准体重及体力活动的分级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控制每天嘌呤摄入的总量,合理分配一日三餐,做到节食有度,营养均衡。
误区5不加限制食用水果
痛风病人往往不知道,水果中果糖含量高,果糖一方面在代谢过程中导致合成尿酸的前体物质增多,增加尿酸的生成,另一方面水果中的果糖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尤其是那些肥胖同时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这一作用更明显。胰岛素促进尿酸的重吸收,尿酸排泄减少。因此食用过多的水果,不仅不利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情的控制,还增加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的发病风险。所以,痛风患者要有选择地食用水果,可多食用果糖含量低的水果,如青瓜、西瓜、椰子水、青梅、葡萄、樱桃、草莓、菠萝、橄榄、桃子、李子等。不宜过多食用香蕉、苹果、柚子、橙子、石榴、荔枝、柿子、桂圆、杨梅、无花果等含果糖成分较高的水果。
误区6饮料代替水
我们鼓励痛风患者多饮水,但是绝对不能用含糖饮料来代替水分,这不但对痛风不利,反而容易加重病情,甚至诱发糖尿病、冠心病及某些肿瘤的发生。含糖饮料中的甜味剂大多是高果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广泛用于运动饮料、含糖饮料及甜品、点心的加工,摄入增多不但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多,而且还会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抑制尿酸的排泄,加重痛风患者的病情。
误区7豆类及豆制品应禁食
豆类及豆制品确实含嘌呤比较高,尤其是未经加工过的豆类,过多摄入会增加嘌呤的负荷,尿酸生成增多,既往的观点建议痛风患者限制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但近期研究发现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并不会升高血尿酸,也极少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这是因为豆类及豆制品中的某些成分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而且这一作用远远大于其嘌呤含量高导致的升高血尿酸作用,最终的结果是降低血尿酸,是痛风患者的保护性因素。因此应鼓励痛风患者食用豆类及豆制品,而不是限制,豆制品在加工存储过程中会流失一部分嘌呤,豆制品含嘌呤的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豆腐→豆干→豆浆→整粒豆,摄入豆制品优于整粒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