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很多宝爸宝妈都心慌慌。因为每年5-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病最爱对5岁及以下的宝宝“下手”。
提到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一般的手足口病往往是发生在手足口等部位,且治愈难度不大。
新型和普通型手足口病有啥不同?
目前流行的多为传统型手足口病,其中以CV-16型和EV-A71型最为多见。
CV-A6型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6型病毒(即CV-A6病毒)引起,和传统手足口病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1、皮疹分布更广
分布于上臂、大腿、躯干和胸背部等,并且皮疹密集,多为大疱样皮疹,且伴有瘙痒、疼痛感。
传统型手足口病疱疹只出现在手、足、口部位,胸前、后背很少。因此,新型手足口病易被误诊、漏诊。
2、脱甲
约30%的CV-A6型手足口病患儿在恢复期病程2-4周后会出现脱甲。而其他病原体脱甲的比例则不足5%。
3、皮疹壁薄,更容易溃破
CV-A6型手足口病皮疹早期表现为皮肤颜色的米粒大小丘疹,周围略有红晕,随后疱疹很快增大,形成薄壁疱疹,部分皮疹可以融合,随病程进展会出现疱疹破溃。
普通型手足口病皮疹不易溃破。
4、结痂
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治愈后可留下硬痂,而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愈合后一般不会留痂。
5、部分患者可不出现皮疹,而仅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6、重症比例小
CV-A6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因为皮疹严重看起来更为凶险,临床症状更明显。
但事实上,CV-A6病毒一般不会伤害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因此引起的重症比例反而比EV-A71及CV-16病毒的感染性要小。
手足口病会怎样感染孩子?
密切接触是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1、注意隔离
患儿尽量不要去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2、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是否有原有症状、体征的加重、恶化;是否有前面所说的危重信号出现。
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注意护理
饮食:口腔内的疱疹会使患儿疼痛,饮食上要注意:
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
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
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注意保持清洁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注意勤洗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休息:在发病的1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患儿的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
4、皮疹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床铺应平整、干燥、清洁。
剪短指甲: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破皮疹,必要时可戴「手套」。
保持臀部清洁:臀部有皮疹者,应及时处理患儿大小便(尿不湿等),保持臀部的清洁与干燥。
疱疹是否破溃:如疱疹未破溃,可涂以炉甘石洗剂;如疱疹破溃,可涂以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注意消毒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奶瓶、奶嘴的消毒: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使用。
衣物、被褥的消毒:患儿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
玩具、用品的消毒:
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学习用品、某些家具、地面、墙壁等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剂擦拭、浸泡或喷洒。
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这么可怕,我们要怎么预防呢?
勤洗手
宝宝饭前、便后,或者外出回家之后,爸妈要给宝宝洗手。爸妈在和宝宝玩耍、给宝宝换尿布或处理便便之后,要洗手。
为了洗干净双手,建议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洗20秒。
吃熟食
给宝宝吃的食物,一定要确保“全熟”。
喝开水
给宝宝喝的水,要彻底煮沸,生水就不要给宝宝喝啦。
勤通风
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另外,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晒太阳
宝宝的衣服、尿布、毛巾、被褥等物品,要经常换洗和晾晒。
学校预防篇
?落实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医院就诊;患儿所用物品应立即消毒;学生和幼儿患病期间应停课休假,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复课。
?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报告工作,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每日落实学生和幼儿勤洗手。
?各类场所(如教室、音乐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应保持空气流通和室内外卫生清洁。
?园内进行午睡的幼儿应有独立的卧铺,卧具独立存放。
?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
最后,小编提醒各位家长和老师
1、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手、足、口出医院就诊。
2、如果孩子还出现高烧,皮肤发冷精神差,手脚发抖、抽搐等症状要第医院进行治疗。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