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医师李向丽
说起手足口病,相信家中有孩子的朋友都听说过,这个疾病一般好发于2-5岁的儿童身上,夏季5-7月份高发,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且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及时做好预防治疗工作,那么如何鉴别手足口病,又该如何正确的预防呢,下面,我就给大家普及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1.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它最主要的病源是CoxA16和EV71。手足口病是以临床症状命名的疾病,发病的潜伏期在3-7天,病程在7-10天左右。一般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口角痛、咽喉痛、流口水、拒食、哭闹,不爱吃东西。发热1--2天后,口腔颊粘膜、咽峡部等处会出现红色小米粒样斑丘疹,这些丘疹会发展为1-2mm小疱疹,一般不超过5mm,有几个到十几个,灰白色,周围伴有红晕,疱疹也会表现到手、足心、臀部、肘窝等部位。也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腹泻、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一般1周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尤其是EV71型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发生重症的概率较高,可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炎、心肌炎、脑膜炎脑炎等,部分重症病例早期皮疹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往往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手足口病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人群普遍易感,人群密切接触就能传播,成年人的免疫较强,一旦感染一般没有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还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之间也可以接触传染,可通过唾液、疱疹液、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奶瓶以及床上用品、衣物等感染;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饮用被污染的水感染。传播途径较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园集体发病和家庭聚集发病的原因。◆3.怎样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措施都有哪些呢?
一这种病毒对紫外线、干燥空气、各种消毒氧化剂敏感,56℃30分钟就可以灭活。勤用肥皂水洗手,在家里对孩子用的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用50℃以上水浸泡30分钟。玩具、桌椅、衣物等用含氯消毒剂按比例清洗或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二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做好晨检,每日晨检中要仔细检查儿童的口腔、手、足,询问有无发热症状,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积极进行治疗。三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四流行期可每天注意孩子体温变化,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温热清淡的食物,口腔用淡盐水漱口,勤喝水。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医院来就诊。◆4.宝妈们如何护理已经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呢?
目前来讲,如果没有严重并发症,一般抗病毒药,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对症退热来治疗。中医方面可用清热解毒、化湿祛邪为主中药治疗,还建议用调脾运化,除湿去热的小儿推拿手法,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家长可以适当的护理,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保持心情放松,如果发热,要让患儿多喝温水,保持口腔清洁,比如口喷清洁抑菌的口喷剂,多用温盐水漱口等。家长在给孩子饮食搭配上避免肥甘厚味,以素、暖饮食为主。近几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每年都会在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间建议各地加强肠道病毒EV71型灭活疫苗的接种指导,提高疫苗的接种率,降低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死率。一般建议6个月以上儿童进行接种疫苗,鼓励在12个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目前EV71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针剂次,间隔1个月。及时接种手足口疫苗,为孩子筑起健康屏障。儿科医办室-儿科护理部-温馨提示
为了节省您的宝贵时间请扫描下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