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高温潮湿,适合各种细菌、病菌繁殖滋生,许多高温天气引发的疾病会找上门。连续高温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和耐受力,建议大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将高温疾病拒之“门”外。
中暑
高温引发疾病: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常见先兆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注意力涣散等,继而会出现体温持续升高以及热痉挛、脱水、意识丧失、晕厥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等危重情况,病死率较高。
如果有人发生中暑,要将中暑者撤离高温环境,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将中暑者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如果中暑者已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降温、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高温天气下,不少人喜欢长时间使用空调降温,让“空调病”有了可乘之机。“空调病”是指长期处在密闭的空调环境中,人体出现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症状。建议夏季使用空调时,将空调温度设定为26℃为宜,并要定时开窗通风。
肠胃疾病
高温引发疾病:肠胃疾病
夏季容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同时,大多数人喜进食生冷食物,因此易引发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急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同时,不少人喜欢在夏季饮用冰冷饮品,但冰冷饮品可使人体的胃肠道温度突然下降,毛细血管骤然收缩,从而诱发胃肠炎。
因此,高温天气下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消灭老鼠、苍蝇、蟑螂,防止虫媒污染食物。夏季饮食尤其需注意少食生冷食品;其他食材在食前应反复清洗,必要时用冷开水清洗;加工食品要生、熟案分开。
另外,剩饭剩菜应冷藏保存,食前要加热、热透。同时,不食用卫生条件差的无证商贩食品,尤其是熟肉食品,因其很难保证食品卫生;也不要大量进食冰冻食品,否则容易导致胃肠痉挛和引起胃黏膜损伤。
皮肤病
高温引发疾病:皮肤病
每到夏季,皮肤科门诊量就会大幅增加。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日光照射强烈,环境中动植物都处于旺盛的繁殖期,加之人体大量出汗、皮肤的暴露部位增多等原因,使得夏季成为皮肤病的多发季节。
夏季高发的皮肤病主要有过敏性皮炎、真菌性感染(手足癣、股癣)、日光性皮炎等。其中,过敏性皮炎最为常见。预防过敏性皮炎,要注意尽量避免上午10时到下午3时的日光曝晒。若需较长时间暴露于日光下,尽量穿长袖衣裤,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并涂防晒霜。
另外,在该种天气条件下,真菌繁殖能力增强,以致脚癣、手癣、股癣、汗斑患者增多,病情加重。因此,要增加皮肤清洁次数,尽量保持干燥和清爽;穿宽松、吸汗的衣物,以防汗液增多、霉菌滋生导致或加重感染。还可以在脖颈、腋窝、肘窝等部位涂抹痱子粉、爽身粉等进行防护。
END
编辑
闫璐
审核
熊彩兰
监制
熊英
扫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