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育儿
宝宝的便便真的是宝妈们千头万绪理不清的事,颜色啊,性状啊,味道啊,是拉稀了还是便秘了,这里面最不容易搞清楚的就是攒肚和便秘,有些宝妈误以为宝宝攒肚是便秘,攒肚便秘傻傻分不清。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和宝妈们普及一下宝宝便秘还是攒肚
什么是“攒肚”?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满月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对母乳能更加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2~3天或4~5天才排便一次的一种现象。
这是常见现象,并不是宝宝排便量少就是便秘了。是攒肚了还是便秘了,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怎么区分“攒肚”和“便秘”
攒肚:
宝宝攒肚了,虽然几天才拉一次臭臭,但排出的大便形态颜色都是正常的,即黄色软便。且宝宝排便时并没有表现出很痛苦的样子,排便量不多,呈黄色软便,无硬结。
便秘:
便秘的宝宝排便时表现痛苦,且排出的大便硬结,干燥,颜色发暗,排便时可能会擦伤肠粘膜或肛周,在粪便外可能带有血丝或粘液。
简单来说,“攒肚”是肚子里没有太多残渣需要排出,所以没有便便;便秘是指肚子里有东西需要排出,但因为大便性状和次数改变,造成了排便困难。
宝宝吃好睡好,肚子软软的,拉臭臭时没有非常痛苦的情况,那么就不用慌了。
便秘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宝宝“攒肚”了,宝妈该怎么做呢?
攒肚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宝宝的消化系统良好的一种表现。在这期间可以适当的增加母乳量,当然也可以做一些促进宝宝肠胃蠕动的抚触,以免宝宝因为习惯了排便少而造成便秘的发生。
1.每天给宝宝做腹部按摩: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