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李兴佳受访者供图
多年前,尚是学生的崔维星参加厦门大学长跑,一万米他跑了第一名。那时候,他制胜的生存法则是快。
多年后的今日,晋升为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崔维星,依然很快,不过在草莽英雄辈出的物流界,“快”有了另一种解读——“想得快”。
表现就是,崔维星决定“快”人一步,抢先布局大件快递。此时距离德邦诞生做物流已过去22年。
于是,故事发生了。
德邦更名,剑指大件快递在战况焦灼的国内快递领域,顺丰系、四通一达系正迎来一个劲敌——依靠公路快运物流起家的德邦系,正式宣告进军大件快递,并在7月2日由德邦物流更名为德邦快递。
这意味着,德邦在一贯擅长的快运主营业务之外,正在谋求另一个制胜点。尽管,这个领域顺丰、四通一达六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已定。
快运与快递在快件重量上有着本质区分,快递一般用于信件、包裹等小的物体,上门送件;快运一般用于大宗货物运输,隶属于物流领域,一般不会送货到门。
同属快递,大件快递范围在3KG到60KG,小件快递承运的货物重量范围0~3KG。
但快递与快运,一脉相承,对于这个国内“零担之王”来讲,德邦系发力大件快递,并非跨界。
这并非是德邦首次染指快递领域。早在年,德邦正式进入快递领域,为了与顺丰、四通一达等传统老牌快递公司错开竞争,德邦将其业务定位在“中国性价比最高的大件快递”,业务主要针对货物重量3~30KG的物品。
而7月2日的战略发布会上,德邦新推出了大件快递产品3-60kg。也就是说,以往的30KG上限直接拉升至60KG,可承运极限数值翻倍。
更值得说道的是,这个大件快递新品宣称,“上至40KG,%免费上楼”以及“上至60KG,包接包送”。德邦内部称,这是行业内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大件快递产品。
河南商报发哥获悉,此举战略调整,是崔维星向麦肯锡咨询公司取经的结果。后者为德邦列出了个候选业务领域清单,后缩减至12个,再根据可行性和吸引力,最终产生了7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业务选项,快递是其中之一。为论证转型做快递,先后进行了3次分析,花了近3年时间。
崔维星对咨询公司有着非同寻常的依赖。他舍得每年花大价钱聘请顶级咨询公司来给德邦“诊断”。有称,在对比过后,他将自己每年上亿元咨询费中的80%投给了麦肯锡和IBM。
“快递和物流在互相渗透,两者的区别在公斤段上。顺丰主要做0-30KG段,物流主要做KG以下(KG以上属于大票和专线市场)。这次更名意味着德邦重心的转移,更多地去接触电商业务,开始向四通一达和顺丰发起总攻,这个号角是很明显的。”河南本土排名前十的一物流公司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消费群中有“小件找顺丰,大件找德邦”说法。借助此次品牌更名,德邦差异化定位根深蒂固,抢食快递蛋糕的野心显露无疑。快递诸强排位或将迎来新的变数,而顺丰与德邦的近身肉搏在所难免。
物流增速放缓,快递如日中天对于有22年零担货运优势的德邦来说,高调转型做快递,或许令人费解。
德邦享有“零担之王”美誉。数据显示,德邦年快运业务实现收入亿元,排名第一,约等于排名后三位的安能、顺丰和百世的营业收入之和。德邦在快运领域的地位可见一斑。
而且,零担货运是一个比快递更大的蛋糕。有称,年ToC端的快递消费领域,市场规模仅0亿元,而零担快运的市场规模有1.1万亿元,两倍于快递行业。
为何舍本而逐末?事实上,即便德邦在快运市场数倍领先于第二名,但快运市场增速在放缓,且利润率低于快递行业。
相反,物流业年增长率放缓的对比下,快递行业在电商业务的拉动下,10年间增长了近20倍。
对此,崔维星有着清醒的认识,“公路运输市场的增速放缓,而快递市场则在爆发式增长,目前,我们传统的零担业务比如‘卡车航班’的增长还在10%左右,不过相比以前50%~60%的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就是由于电商增长快,快递业务分走了零担部分业务。”
数据也佐证了德邦加码快递业的对还是不对。
年4月份德邦发布了上市以来的年报,显示快递业务实现2.73亿票,同比增长69.4%,快递收入实现69.28亿元,同比增长69.1%,票均收入25.39元。公司快递收入占主营收入比重也从年的24.1%提升至34.0%。
不过这与顺丰、四通一达相比,尚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