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血吸虫病?有什么症状和体征?
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牛、羊等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感染后症状轻重不一,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当涂县是重流行县之一,我县有钉螺分布的水域主要有:江心洲外江、石臼湖、运粮河、水阳江、青山河、姑溪河等水系。
1、急性血吸虫病:在接触疫水部位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2-3天内自行消失;畏寒、发热、午后尤其明显,各种抗生素对发热均无效,轻微咳嗽,多为干咳、少痰,类似感冒症状;食欲减退、无力、腹胀;少数可有恶心、呕吐,严重者有脓血便,肝脾肿大并有压痛。
2、慢性血吸虫病:轻度慢性感染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重度慢性感染者有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每日2-3次,粪内偶带有少有血丝和黏液。
3、晚期血吸虫病:主要表现为肝硬化和腹水等症状,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体弱乏力,病人腹大如鼓,民间俗称“大肚子病”。晚期病人多因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而死亡。
二、感染血吸虫病有哪些主要方式?
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仅需10秒钟,血吸虫尾蚴即可钻入皮肤进入体内。
1、生产性接触疫水,如水田作业、打湖草、抢收、放牧、防汛、抗洪抢险等。
2、生活性接触疫水,如游泳戏水、淘米、洗菜、洗衣服及饮用疫水等。
三、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1、控制传染源:开展人畜查治病、以机代牛、家畜圈养、封洲禁牧、卫生改厕。
2、切断传播途径:开展查螺、灭螺、安全供水等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不在疫水中戏水、游泳、捕鱼和洗刷用具等,不直接饮用疫水。做好个人防护,开展健康教育及预防性服药。
四、血吸虫病如何检查及治疗?
★常用的检查方法粪便检查、血液检查。血防区居民应积极配合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的查病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出现持续发热且原因不明的患者,应尽快就近到血防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查。
★得了血吸虫病后及时治疗是关键。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对各期血吸虫病都有疗效,疗效在90%以上。为了保证医疗安全,急性、晚期和合并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等夹杂症的慢性病人需住院治疗。
当涂县疾控中心血防门诊